职工天地

平凡的劳动,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时间:2021/5/10   浏览数:1689次   来源:职工天地  
       伟大的革命先导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了某种实际需要开始直立行走,从此解放了双手,这是人类进化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手脚分工之后,他们开始用双手捕获食物、防御敌人、安家筑巢等等进行各种劳动,这就是他们开始进化成人类的伊始,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的意义更体现在它给我们带来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财富上,在这些财富中最宝贵的,是劳动能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就像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子,从而使自己成为传承人类知识文化的搬运者;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从而使自己成为为善人间的白衣天使;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体现出个人价值,而这些价值才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劳动史,是劳动创造了历史,也是劳动改变了世界。任何时代都在传承劳动美德,劳动者就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在我们共和国的史册上记载着一串响亮的名字: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李素丽。其实不难发现这些人都是在最普通的劳动岗位上做着最平凡的工作,地质行业也是三百六十五行中一个普通又平凡的行业,而在我们在新中国地质行业六十多年的发展改革过程中整个行业经历过巅峰和低谷,但无论哪一代地质人在刚入行的时候都听说过“三光荣”精神: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其实每一句的核心都离不开“劳动”。
       提到西藏我们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布达拉官、是雪山、是圣湖,是那些绝美的画面,而单位在西藏野外一线工作的同事他们地处高海拔无人区,工作区海拔在5700-6200m之间。生活区海拔也在5000米以上,距离最近的人口聚集地也要1天车程,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60%,也就是说即使人躺着不动也相当于平原负重20公斤。在单位入藏开展合作之前,先后有北京、甘肃、河南、四川等多家地勘单位尝试入藏工作,但都因条件艰苦无功而返。的确,在这样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依旧要测量、钻探、取样,完成水文、工程、环境的地质调查是非常困难的。就这样在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上,我院西藏项目组“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的工作,每年入藏8个半月,连续两年,这个项目组共1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中,没有任何人因为任何理由离开工作岗位哪怕是1天。工作中有人因为环境的不适应入藏七月的时间瘦了58斤,有的人有严重的糖尿病,其他人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工作顺利结東后,我院得到了合作方的高度认可,合作方71岁高龄的专家向我们树起了大拇指,祝贺我们战胜并超越了珠峰大本营的高度(5200m),而这群年轻的地质工作者说这也是我们地勘院在西藏的高度。
       似乎选择了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挑战艰难困苦,选择了征服恶劣环境。他们经历过被困在野外一天一夜的暴风雪,也曾在印尼峡谷的暴雨中负重徒步12个小时,又会去澳大利亚四十多度高温的戈壁滩上勘查取样,还要去伴随着疾病与危险的非洲地区展开工作。然而他们口中说出来的却不是抱怨不是厌恶,而是坚持的欣慰和征服的喜悦,这一个个野外工作中故事像是一枚枚勋章挂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这个行业劳动的意义和体现自我价值后的幸福感。
       不是那些壮烈的色彩才会被人铭记,每一个行业的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更应该被歌颂,因为我们每一人热血奋进的样子都印刻在这平凡劳动中。如今中国共产党已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已经不需要再像建党初期建国初期那样去牺牲,反而是国家,这个强大的国家在背后给予了我们每一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实现自我的机会,让我们每一个人在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岗位都能够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创造属于自己的劳动价值。